当前位置:百文斋文学网>都市小说>都市藏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海洋巨蝎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海洋巨蝎 (1 / 4)

古代的生物,有时候不止是他们的身体,甚至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比如恐龙,能够形成化石的部分,就是身体中,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够变成化石。

而龟类,整个外壳都是坚硬的,所以相比蛇类、恐龙,它们更加容易变成化石保存下来。

所以曹美丽不是盲目的高兴,而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推断,比如2004年至2007年间,考古学家在挖掘哥伦比亚东北部一座露天煤矿(此处也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化石遗址)时,在相邻的两个地方找到了泰坦蟒和crocodilyform鳄的化石。

这两种爬行动物都分布于距今6000万年前的南美洲,该化石遗址是让人们对当前生态系统的开端,有了初步了解的发现之一。

发现泰坦蟒和crocodilyform鳄比邻而居的证据说明,如今蛇与鳄后代的交锋行为,也进一步体现了这两种爬行动物之间的天敌关系。

例如,亚马逊流域的现代水蟒(包括当前世界最大蛇类头衔保持者绿巨蟒)常常以鳄鱼家族的现存成员为食,如凯门鳄。

在蛮荒的远古时代,动物的体型都异常巨大,因为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没有坚硬的外壳。锋利的牙齿和利爪,以及巨大无比的体型,很难在那个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拥有立足之地,因此也就诞生了相当一批异常凶猛强悍的史前巨兽。

目前,绿水蚺是世界上最重的蛇类,但体重也不过250公斤。

蛇是一种冷血动物。其体形大小受外界温度影响很大,远古巨蛇体形如此之大说明,南美洲赤道地区在5500万年前可能比现在更热。

具推测,6000万年前,南美洲赤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可能达到约32.8摄氏度,而如果北面中部也有泰坦巨蟒生存,只能说明,曾经的北美。也有可能达到三十多摄氏度的温度。

其实这一点从其他地方也有所证明,比如中国的北部东三省地区,在远古恐龙存在的时代,那里温度就很高,最起码比现在高很多,有可能存在雨林、沼泽等热带景观。

所以在美国北部,发现只能生活在温度较高地区的泰坦巨蟒,也不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它们生活的年代是什么时期,这才是急需考证的。

韩孔雀站在一边。看着那些学生分成三波,一伙人发掘泰坦巨蟒,另外一伙人,则在旁边急需开坑。

而剩下的更多学生,则去围攻不远处的那座小土山。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