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文斋文学网>历史小说>三国之风云再起>第221章 蝉鸣成都(六)

第221章 蝉鸣成都(六) (1 / 3)

226章蝉鸣成都(六)

现在的刘禅在想,也许赵云就像是一个错过了长征的红军老兵,官爵不高,实在是时运不济,无可奈何。

更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刘备进入成都之后,欲大赏封赏田地和房舍,诸将默然,只有赵云引用霍去病的名言劝阻刘备: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虽然刘备当时采纳了赵云的建议,但心里却很不高兴,因此对赵云有了看法。与此同时,赵云的谏言得罪了满朝文武。加上赵云出身寒门,并非名门望族,为官清廉,无论打仗还是在朝堂,从来都是单枪匹马,独来独往,不拉帮结派,在朝中也自然就人微言轻了,估计除了诸葛亮在朝中肯定是无人为他说话。

再就是刘备决定东征伐吴时,赵云身为武将却思想久远,及时关注整个蜀汉政权的长远利益,以政治眼光批评刘备称帝后东进伐吴为关羽报仇之举。赵云上表谏曰,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刘备那里肯听,执意东征,留下赵云都督江州。

赵云公而忘私的言行和毫无缺点的品格,也许在刘家父子看来,却是忠于汉室而不是忠于他们父子,更加上玄德公初心已变不复从前,以及阿斗昏庸无能忘恩负义的性格特点,赵云的悲剧早就已经注定。

刘禅在心里暗暗起誓,今生今世绝不容许那种悲剧的出现,定会给赵云相应的名位,让他有充分的用武之地,展现自己的盖世才华。

“公嗣,你在想什么呢?”刘备走了过来,慈爱的看着陷入了沉思的刘禅,温和的问道。

“没想什么?”刘禅看着刘备慈祥的面容,竭力控制住自己的厌恶,掩饰道:“可能……或许是赶路太累了的缘故吧。”

“没有发烫,无大碍。”刘备用手摸了摸刘禅的额头,微笑道:“公嗣,还不赶紧拜见孔明、孝直两位叔父?”

见到刘备对自己关怀备至,刘禅鼻子开始有点酸酸的感觉,刘备对其他人或许是虚情假意,但至少对自己儿子还真是假不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乱世,能活下来而且能成为一方诸侯称王称霸的,又有几人不是又黑又狠的,诸如曹操、孙权。这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局限吧。

想到这,刘禅心里不禁释然,神情变了数变,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抱拳作揖,彬彬有礼说道:“遵命,父亲。儿子这就去拜见两位叔父。”

“斗,拜见叔父大人!”刘禅走到诸葛亮面前,毕恭毕敬跪拜道。

“斗儿,都是一家人,无须行此大礼,快快起来!”诸葛亮神情一滞,想不到刘禅会行此大礼,赶紧把刘禅搀扶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