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奖赏 (1 / 2)

抱着坐山观虎斗想法的孟恩远军队根本没想着介入此战,因此当叛匪漫山遍野冲来时傻了眼,眼睁睁看着匪军进入吉林境界而根本无法有真正有意义的拦阻----准备不力是一方面,这些土匪来得太凶了!

匪军在此时本来是想不顾性命地从吉林境内向北逃的,韩麟春的部队再能打,也追不上有壮士断腕精神的巴布扎布军队啊。不过可惜的是,没等巴匪军向北冲,北方又出现一支庞大的军队!

已经丧胆的巴匪军还以为又是卫队旅摆下伏击阵呢,不用多想,大家伙儿一齐向南跑吧。南面是刚刚被击溃的吉林军队的后方,也许还有一条活路,要是被不要命一样的卫队旅截到了,不知道谁又要长眠于此呢。

这也给卫队旅进入吉林地界一个非常好的借口,你剿匪不力嘛!张汉卿的剿匪军沿白城向东南有意识地推进,刀锋直指省会长春,明眼人都能知道,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给老孟施压呢。

张汉卿还在猜测新来的军队到底是哪方神圣时,对面已经有人叫阵了:“是学良贤侄吗?我是吴俊升啊!”

张汉卿心里不平静了:吴俊升,未来奉系的重要一支,父亲长期的副手,生死与共的盟兄。历史上两人都死在皇姑屯,实现了他们盟约的誓言“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了。不管是现时的需要,是对历史人物特别是父辈人物的尊敬,他都得上前见礼。不过民国大人物见得多了,纵然是名声之大如吴俊升之辈,也只是有些向往,却谈不上惊讶。

吴俊升一脸横肉,远比他想象中来得还要凶悍。对此,他毫不意外,和他老爸一样,老吴本来就是土匪出身。

一见如故。当初张作霖在面临暗杀的严竣时刻还能让其投奔吴俊升,充分表明两位盟兄弟的感情是经得住考验的。战争时期,也没什么闲心叙情,两人就剿匪心得交换了意见。

说实话,吴俊升对他的这位“盟侄”的种种传说还是将信将疑的,毕竟是只有十六岁的年青人嘛,可能是小张(他嘴中的小张,可是我们的老张)对长子的扶持,毕竟,他在五十生得的独子吴泰勋备受他的疼爱并为小吴设计了种种道路,虽然小吴今年才三岁。人同此心嘛。

不过当他略为听说了骑兵连的英勇、韩麟春的勇猛后,不由得对面前的小侄子刮目相看。能将官兵练成这个样子,至少他吴大舌头做不到。想到自己作为洮辽镇守使却愁于无军功可得,现在,有张汉卿在此,一起痛打已丧胆的巴匪军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如果要行,他将乘机伸入吉林,在这里找一块地盘好安身。叔倒俩决定就是剿匪的名义,联兵入吉。

不过孟恩远还是动作迅速,他急忙致电张作霖:“雨亭兄钧鉴:伪‘勤王复国军’入辽以来扰乱地方,为害匪浅。经子侄辈奋勇杀敌,气焰顿失。曙村虽不才,尚有余力,岂有倚子侄辈大放异彩而倚壁上作一老朽乎?孟负有守土吉林之职,当责不容贷。现吉军各部均已就位,亟请友军暂停越界,一者人地生疏,交通不便;二来两军互不体属,恐有误伤之虞。”他也美美地给了张作霖甜头:“学良侄辈有功于国,弟当不逞其让,当代为报请中|央,因功袭赏,不失志士之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