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文斋文学网>穿越小说>三国末世录>第492章 决断

第492章 决断 (1 / 2)

就在于禁进入宛城的当晚。冯宇已亲自驾临筑阳。

从长安到筑阳若是按传统的路线,先从子午谷穿越秦岭,至汉中。再从汉中乘船顺水而下或走陆路至筑阳,要走近二十天时间。

但这次,冯宇的御驾却是直接行到长安东南两百里处的上洛,在那里走丹水水道直入汉江沔水,五日便到达了筑阳。整个行程缩短了四分之三的时间。

冯宇此次前来自然是与曹魏大举向南阳调兵有关。尽管魏军此次行动起初阶段低调而隐秘,直到进入南阳郡后,才对外宣称十万大军伐贼。但是数以万计的大军集结调动,不可能不走漏风声。所以在第一时间,消息就被大梁谍网以最快捷的通信方式---飞鸽传书发送到了都城长安。

以往,虽然整个汉东郡只驻守有典青,严颜,申氏兄弟三个军团,合计只有万余人马。冯宇却对筑阳的防御是有绝对信心的,那些防御设施可都是冯宇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心血结晶。

但现在形势不同以往。因为刘备大军刚刚猛攻过汉东郡沔水沿岸的三城,尽管刘备自己损失惨重,铩羽而归。但梁军也损耗巨大,将疲兵惫。

这次曹操又号称发兵十万前来讨贼,让冯宇也对南阳汉东的局势紧张起来,他也不敢肯定这条苦心经营十几载的防线能够将魏军挡在南阳平原上。他立刻在长安皇宫的太极殿内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殿内群臣立刻议论纷纷起来。说什么的都有,但最主要的意见是三条。

其中最保守的观点认为,只需向汉东郡集结兵力,固守好沔水防线即可。任他曹魏有十万大军也好,百万大军也好,只要时间一长,双方自然就会在沔水两岸陷入相峙的局面。

第二种观念认为应该避实就虚,而后令雍州战区的军团从潼关出击占据洛阳,便能“围魏救赵”,迫使向南阳进发的曹魏大军回援。如此不仅保住了汉东郡,而前还白得个洛阳。若这个目标达成,梁朝占据了长安洛阳两京,冯宇的天子之位更显得正统。而且屯兵洛阳,将是日后席卷中原的一个重要跳板。如此何乐而不为?

第三个是最激进的观点,持这观点的人认为大梁如今兵强马壮,国强民富,正是一统天下,平复宇内之时。所以应该乘此机会在筑阳集结兵力,先守后攻。消耗掉魏国部分有生力量后,再在南阳平原上与魏国进行总决战。一战定生死!而后从方城出南阳,横扫中原,进而席卷天下。

坐在龙椅上的冯宇却连连摇头,他认为三条都不可行。

对于第三种观点。冯宇认为此时孤注一掷的与魏国决战的时机并不成熟。大梁现在虽然军力强盛,但兵员并不多。军力更多是体现在兵将以及武器装备的战斗力上,而不是兵卒人数上。

这就意味着梁军与魏军决战的赢面非常大,但赢了决战就需要去占领广大的领土,否则这仗就算白打了。因为领土急剧扩张,有限的兵力突然铺开会显得十分稀疏,导致新占领土地上的统治不可能马上巩固的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